2019年11月13日至14日,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力電容器及其應用技術委員會(IEC/TC 33)大會及WG23、JWG 22F兩個工作組會議在德國法蘭克福成功召開。 此次會議由德國國家委員會承辦,共有來自10多個國家的32位代表參加了會議。作為IEC/TC 33國內技術對口單位,全國電力電容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派來自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國網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及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一行7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11月13日召開了兩個工作組會議。上午為 WG 23工作組會議,該工作組負責標稱電壓1 000 V以上自愈式交流并聯電力電容器的標準起草工作。會議圍繞IEC 63210《標稱電壓1 000 V以上交流電力系統用自愈式并聯電容器》CD稿進行了充分討論。會議重新確定了各階段的截止日期: 2020年1月完成CD,2020年12月完成CDV, 2021年7月完成FDIS。下午為JWG 22F工作組會議,該工作組負責晶閘管控制的串聯電容器的標準維護工作?;贗EC 62823:2015《用于晶閘管控制串聯電容器(TCSC)的晶閘管閥 電氣測試》的發布實施,會議確定了IEC 60143-4:2010《電力系統用串聯電容器 第4部分:晶閘管控制的串聯電容器》中需要刪除閥試驗部分,并討論確定了其他需要修改的內容。

11月14日召開了IEC/TC 33大會, 共有13項議程,討論了眾多議題。在此次大會上,中國提出了兩項新工作項目提案,一項為《電力電容器噪聲測量方法》,會議決議開始起草該提案作為一項技術規范,并由中國著手起草NP文件(目前已完成國內提交程序)。另一項提案為《低壓集成式電力電容器》,中國提議將IEC 61921《電力電容器 低壓功率因數補償裝置》擴展為系列標準,該項提案作為第2部分,并獲大會通過。大會決議由印度負責修訂現行版本IEC 61921后作為第1部分,即IEC 61921-1,同意印度在標準中增加其提出的“標稱電壓1000 V及以下用自動功率因數調節面板(APFC)”的內容;由中國負責IEC 61921-2的制定工作。建議具體細節在MT 21內進行討論。并于2021年完成CD稿。
加拿大代表團介紹了一項關于在無熔絲電容器上進行新設計試驗的提議,該提議將以修改單形式作為附加條款納入到IEC TS 60871-2中。經過廣泛討論,會議同意由加拿大負責起草一份修改單CD稿,此項工作由MT 19管理。
會議復審了IEC/TC 33現行標準的穩定日期。其中,IEC 60143-2、IEC TS 60871-2、IEC 61921-1、IEC 61921-2和IEC 60143-4的穩定日期確定為2021年。同意將該5項標準作為PWI(預備工作項目)納入工作計劃,如果在2020年內沒有收到相應的CD或CDV文件,相應的PWI就會被取消。其中,由中國牽頭起草IEC 60143-2的CDV修改單和IEC 61921-2國際標準;其他項目均為工作組成員。
會議新增和調整了部分工作組和維護組召集人,新增的兩個維護組分別為MT 24(特殊用途)和MT 25(交流電動機電容器)。中國成功獲得這兩個維護組的召集人。MT 24的召集人為戴朝波,MT 25的召集人為鮑俊華。
大會對聯絡人進行了復審。繼續由瑞士Mr Joachim Schmid作為TC 33和TC 38(互感器技術委員會)之間的聯絡人。新增德國Mr Rainer Weber作為TC 33和TC 9(軌道交通牽引電器設備與系統技術委員會)之間的聯絡人。取消TC 33和TC 17(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技術委員會)之間的聯絡人。
大會對未到會的日本、韓國和俄羅斯提出了警告,并對不積極參加工作組及維護組的專家提出了隨時清理和更換的規定。
在2020年11月前,各P成員國可以提出主辦會議的申請。如果沒有P成員國申請主辦,2022年將與IEC大會一起在美國的舊金山召開。
中國在此次會議上收獲頗豐,取得了歷史性突破。這一方面得益于新時代下我國大力推進國際標準化工作的大好形勢,另一方面與國內電力電容器行業專家們的熱情參與和積極投入密不可分。會后的工作緊張且繁重,還需各方共同努力,落實各項會議決議,成功并圓滿完成由我國主導的兩項新工作項目提案任務和一項修訂任務。
